以下是2004年之前在蜂鸟与同好讨论拍摄长城的帖子:(来之蜂鸟网站的收录)
坛子里喜欢拍长城的兄弟不少,我们一起来谈谈拍长城吧! (1)长城的拍摄点 (2)拍长城的时机 (3)拍长城的创意 Mars: 我去过的地方: (1)金山岭 (2)箭扣 (3)大榛峪 (4)黄花城 (5)司马台 (6)北斗峰 (7)慕田峪 拍摄时机:日出和夕阳光下的长城,特别是秋冻两季节,那红光渲染下的长城格外韵味。大雪下的长城更是迷离、苍凉。 拍摄创意:希望能拍出长城的苍凉和自然和谐。也许在当初那长城是与这自然不和谐的,但是时间让长城与自然溶为一体了。 补充两点: (1)感觉拍雪中的长城还是看想表现的主题来决定曝光的增减补偿。一般来说,秋冬天若反差够大,我喜欢减曝光。这样可以把一些杂乱的东西藏住,也可以突出某种调子;拍雪景的时候,我尝试过加1挡到两挡补偿,感觉也要看天气而定。偏蓝是色温问题与曝光没关系,若要矫正可以用81A之类的滤光镜片,但是有的人就喜欢那兰色的调调--------称之为蓝调 (2)北斗峰对面是有一滑雪场,上回去的时候就对那绝壁拍了,那里陡峭,荒芜,要找拍摄点得有体力! tantan: 除Mars所提及的 1)长城的拍摄点 2)拍长城的时机 3)拍长城的创意 之外,我想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曝光的控制! 本月25日曾到箭扣,赶上树挂、云雾,但感觉曝光补偿未掌握好,按正常曝光,PP发青(表现冷色调倒是合适),按+1EV—1.5EV曝光,雪和树挂合适,但亮部细节包括云雾丢失太多,看来加0 .5EV正合适(可惜我的相机没有1/3档补偿)。 现在比较困惑我的就是在变化多端的气候下如何掌握曝光? 同意Mars斑竹秋冬两季是拍长城的最好季节的观点,秋天颜色的绚丽多彩,冬天色温和太阳照射的角度。但严冬上长城的确需要毅力,特别是在降温前后,大气透明度好,但零下20多度的严寒实在是够考验人的。 水鸭子: 我更愿意跟据天气来决定暴光量。 在晴朗的天气下,照在阳面的雪,呈现出暖色调,而背着光的一面,却呈现出冷色调,此时的长城是最美的,冷暖色调对比,既有色彩冲击力,又有立体感。因此我更喜欢以阳光照在雪的一面来确定暴光量,按亮部暴光或再减一点点,突出雪的层次和细节,以雪的韵律来衬托长城的秀美。如加大暴光量,雪则白芒芒一片了。上次我去长城正赶上阴天,没有了阳光的优势,灰蒙蒙一片,拍出的片子是蓝灰的,反差小。这里的灰是阴天大气层的雾造成的。于是我干脆就增加暴光亮,把雪拍亮,一种白雪皑皑的景色,长城与雪浑然成为一体,突出长城与大自然的和睦统一。以大的场面为主,抛弃对雪的细节描写,扬长避短。以上是我一点小小的体会。 黑蛙: 周六我刚从箭扣回来。天气很好,好久没出来走动了,一口气爬到了制高点上,看着脚下的长城感觉真爽!只可惜空气不够通透,有雾。下午下到半山腰时看到金色的阳光洒在长城上真有一种留在长城上的冲动。我想到夏天在箭扣上露营一回,把日落和日出全拍到。 Mars: 夏天到长城上露营是不错,最好能在有雾的时候,了解箭口或其它拍摄点的天气规律的兄弟能否介绍一下。 此外,上面几位网友你们可以在坛子里查一查,长城的片子不少,这里谈谈经验交流很重要,拍风光要紧的是了解其天时地利。若能对所拍的风光点有了深入的天时地理了解,那么拍摄可算是手到擒来了。 望----: 关于拍长城,偶有个朋友常去,一次尾随,学了点东西。 早起来到西直门火车站火车到古北口,先在村中找家可以洗澡的私人客店,一来歇脚,二来回来可以躲过很多麻烦。出了村上了山,斜插到长城上。 一路上残破的痕迹。有一段是军事禁区,如果想折回来比较容易。要想从长城左侧沿野路走,会有很多想不到的险情。如果能坚持,傍晚前过了山谷,就可以走到公路上。 打个出租,大约40元人民币,在金山岭长城脚下找到王一宾馆,很干净,老板很好。120元一晚,(晚上可以放烟花,但是不要太晚,免得被告扰民,被送到派出所^.^) 第二天不要通过售票处,也不要被索道和惊奇的景色吸引。出了宾馆,右行后马路左侧有条小山路到村里,经过村,上山脊,翻过就可以看到金山岭标志性的那几座烽火台了。 金山岭长城是一定要去的。罗某某因为仕途不如意,为了展示自己建筑方面的能力而建造,其实,依据地形那里实在不需要长城来划分领地。金山岭长城一个烽火台一个形式,依山势而建,令人惊叹。 有些至今保存完好,而且遇到某些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想必大家已经从很多优秀作品中看到了。 烧虫太郎: 黄崖关长城最美 诸位大师,您去过的八达岭、金山岭、还有什么箭扣有嘛了不起,位于天津蓟县素有蓟北雄关的黄崖关才是拍的好去处。不信,您如到那里保险两眼发直,咔嚓声不断, 快来烧吧! highmax: 实话实说,黄崖关长城比剪扣还是差不少,比八达岭也少些雄伟. 山海关一般般,老龙头还不错. 另外嘉峪关的苍凉感也独具一格 老邮差: 我对长城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 外地的长城只去过山海关、嘉峪关。而北京的长城走过不少知名的、无名的地方,八达岭的雄浑、慕田峪的秀美、司马台的险峻、金山岭的壮阔、居庸关的稳重、黄花城的妩媚、古北口的霸气、剑扣关的狰狞,所有这些都令我陶醉。 登上每一处长城,或舒展或蜿蜒,或平缓或陡峭,让你感到那种气势、那种旋律、那种震撼、那种胸怀…… 残垣不语,但是没有什么言语能够完整表述千年的纵横捭阖;断壁无声,的确没有什么音符能够贴切展示惨烈的金戈铁马;故垒斑驳,真的没有什么色彩能够描绘多姿的虎踞龙盘…… 到长城去吧,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当你登上长城的时候,只会有一种感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照一路: 长城好的片子很多,北京的几位高手,几乎把长城给拍绝了。但还是有大批的摄影者,前赴后继的在长城上屠杀胶卷。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长城是大家的,长城是中国的,长城是世界的。长城承载了中国人两千年的悲欢,我隐隐看到那烽火生生不息! Mo: 算一算,自己到过的长城有十三处了: 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大榛峪、箭扣、河防口、金山岭、司马台、黄花城、西水峪、五座楼、黄崖关、山海关。
ahao影子: 给你个箭扣长城的地址 先到怀柔,在去雁栖环岛,到八道河,黑陀山风景区,那有个金悦山寨,寨主贺金悦,人挺好的.电话01061611458 寨址是西栅子村二队 我在北影学习的时候去过,感觉很好 一骑绝尘: 去过怀来的陈家堡长城吗? 那可是离市区最近的一段野残长城 比箭扣离市区还近 位于延庆昌平门头沟和怀来四区县交界之处 是八达龄长城的左侧翼 有一段北京周围仅存的秦长城 guang quan: 我拍的长城可能大伙没拍过,(冬天的),潘家口水下长城,大家听说过吗? 我拍的长城没有用曝光补偿,只是目测,而且是就拍了一张,因在下边把胶片用光了,就盛一张,所以拍了这一张,看了自己还满意吧.因为我第一次冬天拍,机会难得.上边说的那些地方,条件限制,没有办法拍到,看了大获得技术探讨很有收获,谢谢大家. lc_87:
拍长城一定要有好角度。一定要有好天气。当然也包括雨天。但雨天的暴光和角度更难协调。还有雪天的长城也是。要表现出长城的宏伟和气魄。一定要有气势要磅礴。要大气。在北京的平谷区也有一段残墙很凄凉的那种。那地方很少游人到达。因为城墙在山上就只有路,已经没有了那些墙垛了。也没有了烽火台。只有残垣断壁了 。但那更现出了长城的不朽的美。
影海摇镜:
我10月6号随摄影团从坝上感到比北京的。7号一大早就登上了金山岭的制高点想拍日出的,周万萍带去的。只可惜机遇不好,天公不作美。没有拍的好镜头。遗憾!!晚上看了周万萍的长城幻灯片,很不错!还有王荐武的的画册。感觉真得很好!!
长城老牛:
长城的多个角度
长城拍摄,从来所见的最多的,是以长城为纯粹的构图元素,但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容,而使照片凭添了一些厚重的意味。例如陈长芬等先生便是。
其实,长城的拍摄有着许多角度。
一、长城建筑:长城墙体的建筑非常复杂多样,包砖、夯土、堆叠、垒砌不一而足。另外,作为军事体系的组成部分:烽燧、敌楼、营盘、堡砦……也各有千秋。作为长城的建筑内容的摄影,应该具有摄影以外的更大价值。
二、长城历史:因长城修筑为历代不断,各代的建筑技术、建筑文化、功能要求亦多有不同,所以,不同历史时期所建筑的长城有很大区别。这个视角的拍摄同样具有也别的意义。
三、长城文化:长城沿线的文化为多民族交融的特殊文化现象,如今生活在长城脚下的人们或为戍卒后代,或为屯垦移民,或为俘虏命脉,或为关隘商旅所传……这个视角的长城摄影,应该更具有人文意义和关怀精神。
刘浩瀚:
我只去过箭扣一次,不过好想去
从三元桥坐91X车(忘记了)到怀柔县城
打车60元左右到西栅子村,这个村都是农家院。
我们是住在老赵家的
老赵叫赵福清,农家院--叫影友之家
他家的照片很多,都是长城的片片,都很经典。都是住过他家里的影友拍的,我就记住一个叫陈长风的。
一个晚上住宿20元好像,吃一天好像是30元
我同意N楼上的意见,喜欢冬天和秋天的长城
不过夏天雨后特别美!
可惜现在不让爬了,不过可以从其他地方拍。
评论